返回

卧马沟的冬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0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丁民也补说一句:“听你的。”

    韩同生还是感到不满意,觉得这三个人水水蔓蔓的不如土改时那样干脆麻利。他板着脸很严肃地说:“拿出土改时的劲头和热情来。粮食统购统销是中央的号召,是国家的需要,我们作为最基层的党员干部,就要响应党的号召,体谅国家的困难,带头行动把自己手里的余粮全部拿出来卖给国家,并且还要动员说服群众把手里的余粮也卖给国家,支援国家工业建设……这次粮食统购统销卧马沟的任务是八百石,是硬任务,必须完成。我是给区委书记老周拍了胸脯下了保证的,你们三个也要给我拍胸脯下保证,敢不敢。”

    “敢。”郭安屯虽然底气不足,声音不亮,但还是应了一声。吴根才李丁民没有跟着郭安屯吼出一个响亮的敢字。八百石粮食对只有三十几户人家的卧马沟来说,不算是一个小数目,吴根才不能不考虑考虑。

    “来,咱们举起手,重新向党宣誓。”韩同生突出奇招,把犹豫不决的吴根才和李丁民紧紧地拽上他的战车。四个人重温一次入党时的誓言,吴根才和李丁民就只有跟郭安屯一样说:一定完成任务。

    韩同生虽然比这三个人年轻许多,但他在区里工作这几年,已经有了相当的经验,再说他到卧马沟下过好几次乡,卧马沟的土改和互助组都是在他的领导下搞起来的,他对卧马沟的基本情况,基本人员是了解的。“来咱们几个先合计一下。”在韩同生的建议下,几个人根据土地面积,土地质量,当年产量,家庭人数,和近三年所办事情,逐家逐户地排摸起来,只要摸清楚各家各户的底子,事情就好办了。“先从两个互助组摸底估算,老吴先从你们组开始,先从你开始。”韩同生第一个点了吴根才的名字。

    吴根才是农会主席,是党小组长,他理应第一个向党组织交底。入党时的铮铮誓言还缭绕在耳际,他不能做任何推辞。吴根才一五一十向同志们亮开家底,这有几分强迫,有几份自愿,也有几份无奈。

    家底,对中国人,尤其是对中国农民来说,任何时候都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让他们亮家底,就像让他们在人前脱裤子一样难看。然而为了完成韩同生拍了胸脯子的任务,吴根才只好第一个脱裤子亮家丑。因为事情来的突然,因为吴根才本来就厚道老实,他亮出来的就是实底。他报了自己土地的亩数,当年的产量,家庭人数和这几年家里所过的事情。

    韩同生爬在桌子上把吴根才说出来的所有数字全都详详细细地记在本本上。吴根才一报完,韩同生就拿起算盘念着抄在本本上的数字噼里叭啦地扒拉起来,完了他舒眉展气地抬起头。用算盘珠子只扒拉了吴根才一户,他就对完成八百石余粮有了信心。“老吴,你不简单呀,我就照你自己说出来的数儿粗略地算一下,光你一户就存有余粮五十石,真是不简单。”

    韩同生的话把吴根才自己也猛猛地吓一跳,他后院窑里是存有近五十石的粮食,他怎么就不余不剩地都说出去了呢,吴根才在心里后悔的不行,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吴根才难堪地笑笑,咧着嘴说:“没有那么多,哪能有五十石,顶多也就是三十来石。”

    郭安屯和李丁民也都一惊。尤其是郭安屯,他万万没有想到吴根才在这短短的三五年时间里就存攒下这么多粮食,而自己却两手空空,啥也没有。他在震惊中也感到惭愧。

    土改后一心一意就在庄稼上的李丁民对卧马沟所有人家的庄稼都很关注,对吴根才当然就更关注,他知道吴根才和自己一样是种庄稼的好把式,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吴根才会把家里的实底说出来。

    面对吴根才慌慌乱乱的遮掩,韩同生笑着说:“三十石也好,五十石也好,咱先摸底。摸完底最后再定实数,李丁民报一下你的数吧,我觉得你肯定不比老吴少,起码你这几年家里平平安安的没有过过事。”

    吴根才在前面打了头阵,现在李丁民就有了思想准备,他平常就比吴根才的城府深,他接了韩同生的话慢咧咧地说:“看你说的,我哪有根才的余粮多呀,我们两家地一般多,人一般多,家里的事情也差不多。可我手里的余粮就没有人家多,咱的庄稼没有人家的好。我手里现在满打满算不超过三十五石余粮。”而实际上李丁民偏窑麦囤里的粮食足足有六十石。

    听李丁民把话说完,吴根才多少有些不自在,别人的底他不一定摸的准,但李丁民的家底他还是了解的,虽不在一个互助组,但每年碾麦打粮都在一个场子上,他操心过李丁民,他敢说现在卧马沟只有李丁民能和吴虎林这个存粮大户比高低。

    韩同生对比着记在本本上的两组数字似乎也从中发现了问题,他用拧上笔帽的水笔敲着硬皮本本有些调侃地说:“我可听人说李丁民是卧马沟最过硬的庄稼把式,土改以后全卧马沟就数你的庄稼最好,这是一。第二,老吴三年过了三桩事,其中还有埋老人这样的大事。他哪件事也得花用上三五石麦子,你没有呀,你也就是给小儿子闹过一回满月,费不了几斤粮食。老李,你给我打埋伏哩。”

    因为韩同生说这话时脸上一直有笑,李丁民也不好

第十一章02(3/5),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